top of page

特朗普的“战争部”与美国外交政策的未来

特朗普将五角大楼改名为“战争部”,引发对美国战略与全球稳定的担忧
特朗普将五角大楼改名为“战争部”,引发对美国战略与全球稳定的担忧

作者:艾哈迈德·法提 (Ahmed Fathi)


纽约:当唐纳德·特朗普总统签署命令,将五角大楼的名称从国防部改为战争部时,这不仅仅是一次官僚体系的调整,而是一种宣告——一种有意的重塑:美国如何看待自己,以及世界将如何看待美国。


近八十年来,“国防”一词意味着保护、威慑和安抚。它象征着一面抵御威胁的盾牌,一只稳固守护盟友和全球稳定的手。而如今,随着总统的一笔签字,那面盾牌被重新塑造成了一把剑。称之为“战争部”,表明美国愿意主动拥抱冲突,不再只是最后的无奈选择,而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工具。


名称的力量

在国际政治中,语言绝非点缀,而是武器。一个名字可以带来安心,也可以制造恐惧。从加拉加斯到北京,国家媒体已经将这一变化解读为美国侵略性的证据。而在欧洲各国的外交部里,悬而未决的问题是:华盛顿是否还是那个值得信赖的伙伴,还是变成了一股追逐胜利、不惜代价的不可预测力量?

这一决定恰逢敏感时刻。美国在委内瑞拉的空袭、在加勒比的军事部署、以及在太平洋的新演习,都暗示着愈加对抗的姿态。新名字并未创造这些现实,但它将这些行动固定为学说。


“在权力的舞台上,语言不是装饰,而是武器。一句来自华盛顿的话,可以让盟友安心,也可以让世界震动。”这次改名正是如此——它让世界震动。

全球断层线

这一变化的连锁效应,将波及所有与美国力量存在摩擦的地区:

  • 拉丁美洲:旧有的“干涉主义”阴影再次浮现。即便是亲美政府,也难以向民众解释为何要与“战争部”合作。

  • 中东:对伊朗而言,这一名称确认了华盛顿已放弃外交。但海湾国家可能会欢迎这种更强硬的立场,视之为对抗德黑兰的保障。

  • 东亚:台海和朝鲜半岛的误判风险增加。中国和朝鲜一贯利用“美国敌意”的叙事,这一决定正好为其增添新素材。

  • 欧洲:北约盟友陷入困境。他们既需要美国的保护,又渴望更大的自主性。“战争部”的出现,使这种平衡更加棘手。


力量还是短视?

支持者认为,这种改名坦率而真实。毕竟,美国数十年来一直以“防御”为名打仗。与其掩饰,不如直言。确实,清晰有时能起到威慑作用。

但威慑不仅仅是展现力量,还需要建立信任。将美国的军事机构改名为“战争部”,可能会疏远盟友、激化对手,并侵蚀长期以来放大美国影响力的软实力。而本世纪最重大的挑战——气候变化、疫情、移民——都不是炸弹和舰队可以解决的,它们需要联盟、外交与共同信任。


展望未来

在短期内,这一改名将为特朗普的国内政治基础注入能量,也会震动美国的对手。但从长期来看,风险在于美国将越来越不像国际体系的稳定器,而更像是主要的搅局者。这种形象可能鼓励对手更强硬,也可能促使盟友悄然疏远。


外交政策不仅仅关乎国家打赢的战争,还关乎它维持的和平。通过重启“战争部”的名号,美国或许选择了强调前者,而牺牲了后者。全世界正密切关注:这只是一次品牌上的调整,还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——一个以冲突而非和平来定义美国角色的时代。

bottom of page